最近结束了为期两个星期的西文字体课程,在这紧凑而不失节奏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很多领悟了很多,我代表同学们在这里简单做一个小结。
这次的字体设计课程有幸请到了厉致谦老师、郑初阳老师和 Mira 老师来给我们上了这次非常难忘的西文字体设计课程。纵观全程,这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每一个同学在短时间内经历了由认识字体到最终能够自行设计一套字体的过程。
整个课程形式采取 workshop 的形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互动、短讲和讨论。
整个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过程十分紧凑内容十分充实。
第一个阶段,老师们向我们介绍了西文字体设计的历史渊源,介绍了各类经典西文字体的有趣故事,这也让我觉得字体设计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涵养的一个领域。在课堂上,我们也体验了一下经典西文字母的书写,一笔一划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文字母在细节上的考究和魅力。再加上课堂上与老师们的交流,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第二个阶段,老师们与同学们进行了创意想法的交流,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过程。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新奇的想法,老师们与同学们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从字体运用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出发,再对字体的造型进行了想法的整合。
第三个阶段,就是操作实践,并且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改进。这个阶段是一层层递进的,原本的手绘草图在经过老师的一步步修改后再运用到计算机的实践,然后再一轮轮的修改。这个过程非常辛苦,很多同学都是挑灯夜战没有休息地加班加点,我也是筋疲力尽。老师们的眼睛很“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次都会有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寻找突破口,大家再一步步去完善作品。
第四个阶段,同学们的设计作品基本完工,老师们和同学们共同对作品进行评比投票。大家的作品一起摆在草地上,互相欣赏他人的作品。每一份作品都饱含着一份热血,都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有很多同学当晚就在朋友圈里感慨那一份来之不易的成就感。最后,老师们对于课程进行了总结。
我在此次课程中首先感触最深的就是是对于这整一个过程的体验,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效果图那么的简单。作为一个设计者应该参与整一个产品项目从想法到落地的过程。相信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想法,当在电脑上打出自己设计的字体时,那种感觉确实是很欣慰的。其次,就是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设计是一个很考究的事,既要讲究细节又要把握统一。我的字体风格是偏向于高端品牌产品的应用,在草图的设计中很难把控整个灰度。当我整理好灰度运用到计算机中,细节出了很多问题。这也让我体会到了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是多么的难。最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们对于字体设计的一种研究精神。字体设计所涉猎的领域范围很大,但是单指这个门类并不是那么广。对于这些一个个字体,仿佛就像一颗颗化石,老师们像科研人员一样去钻研它,能对它们研究如此颇深,实在是让人佩服。也许,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这种研究精神,都需要一种认真的态度去理解的更为透彻。
字母中的一笔一划都倾注了这些日子的心血,最后的那份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下面是部分同学的优秀作品:
3type 有话说:这位同学第一次做字体,就对字体骨架把握的这么好,好有天赋!老师看到她是一笔一画在 AI 里画的,实属不易!特别是 J 和 j 的造型,很时髦!
3type 有话说:这位同学的表现力不用说了,不光字设计的好看,应用的也很棒!同学开始居然是在 Photoshop 里做的,但在一天之内,用 Glyphs 实现了数字化,变成了真正的电脑字体。
3type 有话说:发现没有,这位同学的 green 一词中的两个 e 是长的不一样的哦!
3type 有话说:好漂亮的字体,有冰淇淋融化的感觉,很有食欲!
3type 有话说:高端!专业!用这样字体做设计的咖啡我会买。
这两个礼拜的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是对于我们来讲这是一次很深刻的经历。这不仅仅是一堂课,而是对于我们作为设计者的一个设计初体验。从体验中去认识自己的思维缺陷,但也能去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在体验中了解他人不一样的想法,学习他人新颖的设计方法。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自信地去设计自己的作品。这就是这个课程给我们最大的启迪。
2017/10/17 – 2017/10/25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媒体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