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登月的阿波罗 11 号,使用的竟是这一款字体

Richor | 2019/09/04

50 年前的 7 月 20 日阿波罗 11 号首次登月与此同时,Futura 字体也首次登月并永久地留在了月球表面但 Futura 与阿波罗和 NASA 的关系却远不止如此——

打开微信,小小的人类远眺地球的页面,想必曾经触动每个人的心弦。那是阿波罗 17 号登月飞船上的宇航员用哈苏照相机在 4 万 5 千公里外拍摄的地球照片,官方编号是:AS17-148-22727,俗称“蓝色弹珠”(The Blue Marble)。

微信开启页面

人类第一次以这种角度眺望地球,还是在 1969 年阿波罗 11 号登月计划中,距今正好 50 周年。不知大家有没有看最近热映的《阿波罗 11 号》纪录片,海报的标题使用的是变形过的 Futura 字体。其实,Futura 正是阿波罗 11 号登月计划的主要使用字体,从留在太空中的铭牌到操作仪表盘上的标签,无一例外都是极富盛名的 Futura。

《阿波罗 11 号》纪录片海报

为何这款字体会受到 NASA 的钟爱?让我们细细道来——

Futura:面向未来的字体

当保罗·伦纳(Paul Renner)在 1924 年画完 Futura 的草图的时候,他或许也不会想到,这款结合了古典和现代风格的字体会流行至今。古典风格在于,它借鉴了 Trajan 之类的衬线字体的优雅,字母宽度收放自如,而并非同时代的无衬线体那样均一;但同时它又独具现代魅力,继承了包豪斯精神,大量使用几何造型。

图片来源:Wikipedia

看到 Futura,我们很容易联想到“Future”,它的词根 Futur 在德语中确实是“未来”的意思。正因它是一款面向未来的字体,Futura 深受彼时工业时代各个厂商的青睐,他们纷纷用它作为宣传手册的字体,尤其是在美国。此外,你也可以在各个商标中寻觅到 Futura 的踪迹:IKEA、Supreme、Volkswagen、HP,这些如雷贯耳的品牌都用它作为品牌商标和宣传手册的字体。Futura 流行的原因很简单:它继承经典,符合直觉;它又足够现代,保持时髦。

除了在商业场景之中被广泛使用,在电影行业也有许多导演钟爱 Futura,例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还有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也在他的许多电影中钦点 Futura 作为标题字体。无论是主攻科幻的库布里克还是寻求华丽视觉效果的韦斯·安德森,使用 Futura 不但十分切题,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字体来标榜自己的个人风格。

韦斯·安德森的《天才一族》海报,标题和副标题都使用了 Futura

NASA 与 Futura

在大多数人眼中,Futura 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关系,便是那块留在月球上的铭牌(lunar plaque):它正是由 Futura 排版而成的。当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在月球踏出人类史上的第一步,并把这块铭牌永久留在月球上时,Futura 也成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字体。这块铭牌由 NASA 的首席技术工程师杰克·金茨勒(Jack Kinzler)设计制作完成,并为人们津津乐道。

图片来源:NASA
除此之外,阿波罗 11 号的徽章采用的同样是 Futura
图片来源:NASA

那么,为什么选用 Futura,而不是别的字体呢?

答案很简单,事实上,Futura 与 NASA 的关系可非同一般,当时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NASA 使用 Futura 作为主要字体,从图表到技术文档,甚至飞船内部的指示标签都用了 Futura 。

图片来源:NASA

因为 Futura 的字形非常容易快速识别,特别是从一定距离之外,所以 Futura 曾经在交通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奔驰在仪表盘上使用 Futura,波音飞机系列也在操作室中使用 Futura。因此,NASA 也不出意外地选用了 Futura 作为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主要字体。

而对于宇航员来说,Futura 不仅是来自上方的设计,它更有其实用性:它让所有可操作的东西显得更专业,而非是普通现代生活里的东西。不带任何多余的信息,Futura 代表的就是航天。宇航员们由此进入了一种航天的氛围之中。

Futura 之外的:
Nasalization 与 Naoko

每个人类都拥有一颗向往宇宙的心,字体设计师也不例外。

上图是 NASA 1975 年时的 logo,特殊的曲线造型和没有横线的 A 令人印象深刻。设计师雷·拉勒比(Ray Larabie)据此制作了一套名为 Nasalization 的字体,部分字重提供免费下载。虽然 17 年后 NASA 的 logo 重新启用了粗衬线的版本,但这一版本的 logo 曾经见证了无数太空计划的实施,其特殊的造型让人一眼就能想到浩瀚星空。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有 NASA,日本有 “JAXA”,日本的官方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018 年,设计师艾米利·里戈(Émilie Rigaud)以日本宇航员山崎直子(Yamazaki Naoko)为灵感,设计了一套字体“Naoko”。他引用直子的话:

我小时候,喜欢看星星,去天文馆。《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电影也给了我很深的影响。我相信我们最终可以前往太空。因为我想要建造宇宙飞船,所以我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或许是受到直子的探索精神的感召,里戈用字体完成了自己的太空梦。

探索宇宙是属于全人类的使命,我们每个人在有生之年或许无法真正地到达太空,但就像登上太空的 Futura 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一样,太空远在天边,却也近在眼前。

关于作者

Richor

读过新闻和政治,
现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在读。
设计业余,余业写字,热爱漫游,逻辑动物。
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爱好者,
并持续为爱发电中。

微信扫一扫关注 3type Follow 3type on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