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字体,看包豪斯百年的时代精神

Richor | 2019/08/07

包豪斯精神是什么?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是形式追随功能的创举,是将艺术下放大众的崇高理想,建筑如此,图像如此,文字亦是如此。从三款字体,来看依旧存续至今的包豪斯的时代精神——

寻常的椅子,不寻常的设计

Brno Chair 图源:www.knoll.com

回忆一下办公室里堆叠起来的,或是逛宜家时看到的椅子,这看上去就是把随处可见的,有些设计感的椅子罢了。但在百年之前,它被认为是家具先锋设计的代表——没有四条腿的它,显得十分怪异。

密斯·凡德罗 图源:http://miessociety.org

它的名字叫 Brno Chair,由建筑设计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于 1929 至 1930 年间设计完成。他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也是德绍与柏林时期包豪斯的最后一任校长。凡德罗认为,当椅子可以采用悬臂式结构时,便不需要有四条腿,只需要一个“C”形的杆来支撑整个座椅。这样的思想,体现了包豪斯将物体还原为基本元素的原则。

Barcelona Chair 图源:www.knoll.com

这些名垂青史的椅子现在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之中,工业设计系的学生们的第一份课程作业也必然会是设计一把椅子。如果去到德绍的包豪斯大楼,里面就有各式各样当年十分“怪异”的椅子,学生们在谈笑间坐在这些椅子上,百年包豪斯精神在如今依旧活跃。

BAUHAUS:一款为大楼设计的字体

德绍的包豪斯校舍大楼
图源:www.bauhaus-dessau.de

既然提起了德绍的包豪斯校舍大楼,就不得不提起大楼上显赫的“BAUHAUS”七个大字。高度几何化的造型,网格化的设计给人的印象过于深刻,在日光下投射下圆形的,方形的影子,和同样造型高度简洁几何的大楼十分契合。

这款字体叫 Universal,1925 年由匈牙利平面设计师赫伯特·拜耶(Herbert Bayer)专门为这幢大楼设计完成,选择无衬线字体反映了他对传统形象的忤逆,从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没有多余的装饰和颜色,这款字体的背后蕴藏了百年前包豪斯建校之初的理念:形式追随功能。

德绍的包豪斯校舍大楼正面
图源:www.bauhaus-dessau.de
Universal 字体样张 图源:www.designhistory.org
赫伯特·拜耶

后来,这款字体衍生出了 Bauhaus 93。无论是 Mac 还是 Windows 里都是自带字体的 Bauhaus 93,拥有富有特点的几何粗体,名字自带包豪斯光环,同时也被用于超级马里奥的游戏之中,想必大家看到之后都不会陌生。

超级马里奥的开始界面,标题使用了变形后的 Bauhaus 93

从 Futura 到 FF Mark:
几何字体的潮流与嬗变

造型各异的文字,正似纸上的黑白建筑。

和建筑领域的现代主义风格潮流一样,拜耶的 Universal 同样引领起了一股几何字体的潮流。1927 年,保罗·伦纳(Paul Renner)设计的 Futura 字体明显受到了包豪斯字体设计理念的影响:几何元素、功能主义、网格系统。

Futura 字体样张,可以看到圆形和直线被频繁使用

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你很难摆脱 Futura 的踪迹:身上穿着的 Supreme T 恤,其 logo 便是 Futura;2010 年前的宜家家具图册,其字体也是 Futura;到电影院看库布里克的 4K 复刻电影,里面的标题字体又是 Futura。Futura,在德语中是“未来”的意思。九十年前的未来字体,正是九十年前现代主义的最有力象征。

但 Futura 似乎太过遵循“几何”了,圆就是圆,方就是方。九十年后百花齐放的今天,人们的眼球是否还能适应于纯粹的几何造型呢?

图源:Norman Posselt | Monotype
图源:Monotype

带着这样一个疑问,一款更为“现代”的字体应运而生:FF Mark。FF Mark 借鉴了 Futura 的几何造型,但也有了更多的小心思:更低的粗细对比度,更多的粗细选择,更柔和人文的笔触。包豪斯的几何潮流延续至今,经历了 Futura 的经典几何,FF Mark 的人文几何有了更多的弹性,但无论如何,都是包豪斯精神的一种存续。

上为 FF Mark 粗体,下为 Futura 粗体,同为几何化的无衬线字体, FF Mark 的造型更加柔和易读

宜家的“沙发字体”:几何字体的全新可能性

最近,与包豪斯密切相关的宜家出品了娱乐性颇强的沙发字体。不像包豪斯时代的 Universal,完全服务于功能;也不像 Futura,彰显的是一种强烈的风格;更不像 FF Mark,试图为人们塑造最好的阅读体验。宜家的沙发字体,同样也是一种几何字体——使用实物为基础元素,字体的结构却仍然是几何的。这或许又是一种全新的可能性,一种插画乃至实物与字体结合的可能性。

现在的时代精神又是如何呢?从字体来看,以包豪斯风格为首的几何字体依旧流行,但新的潮流已然蠢蠢欲动。正如插画字体的复归,可变字体的流行,“风格多变”,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关于作者

Richor

读过新闻和政治,
现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在读。
设计业余,余业写字,热爱漫游,逻辑动物。
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爱好者,
并持续为爱发电中。

微信扫一扫关注 3type Follow 3type on WeChat